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乐清北部四镇五乡的相关内容。
旸谷岙乡位于县城北偏东。东连石坦乡和温岭县境,南邻双峰乡,西南接叶家垟乡,西、北两面与黄岩县接壤。乡人民政府驻大井头村,距县城43.5公里,即北纬28°29′,东经121°06′处。
该乡明·永乐戊戌(1418年)《乐清县志》名为杨公岙,属山门乡。后因山岙地势高而宽阔,旭日初升,阳光即遍布山谷,遂雅化为旸谷岙。解放前称智仁乡,1949年解放后,仍称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智仁管理区,属仙溪公社;1961年管理区撤销,成立智仁公社;1981年11月改称旸谷岙公社;1983年10月政社分设,改称旸谷岙乡。总面积40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4156户,17452人。其中集体户9户,68人;综合居民14户,14人。均系汉族。
境内山岭连绵,西北有车岭、三坑岭(杀客岭),北有佛岭,东有太湖山、四尖山等。林木茂密,梯田层叠。中部为溪谷冲积地带。旸谷溪源出佛岭、车岭、太湖山等处,至大井头合乌芦岙水,又南下迳流西滩、周家山等地,出境入双峰乡界。山多地少,土质不肥,均系黄泥砂土与石砂土。水利资源颇丰,但山高流急,易旱易涝。解放后,先后修建防洪堤13处,计4963米。东坑、合朝、小山后、凤凰山等8处建成水库,其中有7处装机发电。地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6℃,年降雨量平均约1800毫米以上,无霜期较平原为短,光照偏少,适宜农、林、茶各业生产发展。
该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1976年建成通往大荆的公路,并修建旸谷岙水泥拱桥、大台门三孔桥和下岙山嘴等桥梁,改善了交通条件。
全乡有粮食耕地4092亩,以种植番薯为主,水稻其次o 1986年粮食平均亩产394公斤,总产量1612吨。有林业用地47246亩,其中薪炭林16637亩,用材林5608亩,竹林7965亩,经济林1108亩。毛竹、茶叶等为主要特产。林业及特产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
有乡办企业4家,村办企业8家,从业人员50余人。1986年总产值约42万元。传统手工业为制作畚箕、扫帚等,产品销售各处。
现有中学1所,9个班级,教师15人,学生586人;小学20所,66个班级,教师69人,学生2151人。有乡卫生院1所,病床7张,医务人员14人。乡有影剧院1座,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等。
该乡在解放前,是党的游击区。1946年就在大树冈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群众展开对敌斗争。
大台门为宋末元初本县民族义士鲍叔廉之故里。当元兵自台州南下时,他率领宗族青壮年结寨于温台交界的"佛岭",据险扼守。元兵从"杀客岭"绕道进袭,叔廉寡不敌众,合族死难。乡人为立义烈祠,以志纪念。
旸谷岙(Yanggu'ao)行政村245户,1075人。村民委员会与乡人民政府同驻大井头村。
1949年解放后,为大井头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井头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1月,更名为旸谷岙大队,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旸谷岙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40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种水稻、杂粮。
大井头(Dajingtou)村80户,329人。旸谷岙乡人民政府与旸谷岙村委会驻地。
村中有一口深而大的古井,故以大井头名村。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大井头属山门乡二十四都。位于县城北偏东43.5公里。属山区。
蒋大垟(Jiangdayang)村65户,294人。
据传,该地从前是溪滩,历经大水,沙泥涨积成垟,得以建村,名为涨大垟。后讹"涨"为"蒋",称蒋大垟村。
后大(Houda)村27户,112人。
村傍于蒋大垟村后大路旁,故名后大。
令店(Lingdian)村38户,182人。
建村前,此处设有一店铺,村后大树成林,当地人即名村为林店。"林"、"令"谐音,演变为令店。
屿腰(Yuyao)村26户,121人。
村在屿山前面山腰中,故名屿腰。
大坟前(Dafenqian)村9户,37人。
过去此处有大坟,村在坟前,故名。
赵家辽(Zhaojialiao)行政村173户,893人。村民委员会驻赵家辽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赵家辽村,属太和乡;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赵家辽村,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赵家辽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10个自然村。耕地308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种水稻,营造林木。
赵家辽(Zhaojialiao)村25户,110人。赵家辽村委会驻地。
古时有赵姓人迁此建村,并在村前盖有一幢堆积柴草之寮,即名村为赵家寮。后以"寮"与"辽"同音。演变为今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7.8公里。属山区。
黄家(Huangjia)村32户,167人。
以姓名村。
半岭头(Banlingtou)村8户,38人。
村处黄乐、两县交界处,往来必经一条山岭的半岭上,故名。
黄狗盘(Huanggoupan)村8户,38人。
岭脚(Lingjiao)村25户,131人。
村在半岭头的岭脚下,故名。
横坑(Hengkeng)村11户,62人。
有溪坑横贯村中,故名。
胡石(Hushi)村14户,84人。
村中有潭如湖,潭外有二巨石,因名村为湖石。后讹"湖"为"胡"。
高堂山(Gaotangshan)村25户,133人。
村位于高山头上,故名。
白岩下(Baiyanxia)村12户,60人。
村后山上,有岩色甚白,故名。
坎头前(Kantouqian)村11户,67人。
村在高坎前,故名。
大树冈(Dashugang)行政村100户,449人。村民委员会驻大树冈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由水坑头、大树冈、合朝3个自然村组成大树冈村,属太和乡;1955年又分成三个村;1956年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树冈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大树冈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169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木。
大树冈(Dashugang)村20户,80人。大树冈村委会驻地。
村在多大树的山冈上,故名大树冈。位于县城北偏东47.2公里。属山区。
通龙头(Tonglongtou)村1户,5人。
村有路可通龙头山,故名。
俞家(Yujia)村25户,105人。
以姓名村。
王家(Wangjia)村39户,183人。
以姓名村。
李家(Lijia)村15户,76人。
以姓名村。
水坑头(Shuikengtou)行政村49户,225人。村民委员会驻水坑头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由大树冈、水坑头、合朝三个自然村组成为大树冈村,属太和乡;1955年又分为三个村;1956年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水坑头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水坑头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71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木。
水坑头(Shuikengtou)村36户,155人。水坑头村委会驻地。
地处太湖山水坑溪上方,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7.2公里,属山区。
仰天斗(Yangtiandou)村13户,70人。
村形如仰天之斗,故名。
石井坑(Shijinkeng)行政村162户,728人。村民委员会驻石井坑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石井坑村,属太和乡;1956年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石井坑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石井坑行政村。辖7个自然村。耕地242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石井坑(Shijinkeng)村16户,73人。石井坑村委会驻地。
据传,以往此处溪坑长期受大水冲泻,形成多数天然石井,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6.7公里。属山区。
河叉坑(Hechakeng)村43户,174人。
地傍两条山坑水流交叉处,因称河叉坑村。
茶园往(Chayuanwang)村14户,59人。
山顶有茶园,村在通往茶园之处,故名。
屋滴(Wadi)村16户,81人。
村有滴水泉,屋建其旁,故以屋滴名村。
骑马冈(Qimagang)村15户,67人。
据传过去有人骑马直上山冈,因以名村。
白沙园(Baishayuan)村46户,212人。
村旁多沙石,色白,故名。
大树冈脚(Dashugangjiao)村12户,62人。
村在大树冈之下,故名。
石施坑(Shishikeng)行政村322户,1478人。村民委员会驻石施坑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石施坑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石施坑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石施坑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8个自然村。耕地462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和竹器加工。
石施坑(Shishikeng)村110户,502人。石施坑村委会驻地。
村旁溪坑多卵石,与施家岙邻近,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6.9公里。属山区。
外高塘(Waigaotang)村13户,57人。
村在高塘外面,故名。
牛路坪(Nialuping)村14户,52人。
村边大路旁,有放牛的山坪,故名。
施家岙(Shijia'ao)村87户,374人。
以姓名村。
花台门(Huataimen)村23户,117人。
村有古石牌坊,雕刻甚精致,俗称花台门,因以名村。
大店(Dadian)村28户,143人。
过去村有一大饭店,在黄岩、乐清两县交界处,生意兴隆,人称为"大店",因以名村。
新路廊(Xinlulang)村22户,117人。
村前过去有新建路廊,供行人歇息,村由此得名。
张坑(Zhangkeng)村25户,116人。
村居山坑旁,为张姓人所居,故名。
昌门(Changmen)行政村101户,414人。村民委员会驻横路村。
1949年解放后为马家山村,属太和乡;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昌门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昌门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7个自然村。耕地144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横路(Henglu)村10户,42人。昌门村委会驻地。
有大路横贯村旁,故名横路。位于县城北偏东48.3公里,与黄岩县交界。属山区。
前门山(Qianmenshan)村22户,90人。
村前有山,故名。
大科斗(Dakedou)村13户,66人。
村坐落山冈上,山南向如斗形,故名。
昌门(Changmen)村39户,151人。
村旁山坳如门,俗称昌门,故名。
小平冈(Xiaopinggang)村13户,46人。
村处山冈上,甚平坦,故名小平冈。
铁打岩(Tiedayan)村2户,9人。
村边岩石,坚硬如铁,故名铁打岩,并以名村。
野鸡窠(Yejike)村2户,10人。
该村山林中有雉鸡(俗称野鸡)窠,故名。
合朝(Hechao)行政村105户,499人。村民委员会驻合朝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由大树冈、水坑头、合朝三个村组成大树冈村,属太和乡;1955年又分为三个村;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合朝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肠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合朝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188亩,以种植番薯为主。
合朝(Hechao)村合朝村委会驻地。53户,234人。
传说早先有叶姓人于村口造一石桥,称为叶桥,后讹为"合朝",并以此名村。位于县城北偏东46.5公里。属山区。
合朝冈头(Hechaogangtou)村25户,130人。
村在合朝山冈头,故名。
东坑冈头(Dongkenggangtou)村14户,69人。
村在东坑的山冈头,故名。
下段坑(Xiaduankeng)村13户,66人。
村在合朝下丘的坑口,故名。
马家山(Majiashan)行政村107户,456人。村民委员会驻马家山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马家山村,属太和乡;1956年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马家山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马家山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12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马家山(Majiashan)村100户,421人。马家山村委会驻地。
村建于马家山的半山上,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6.7公里。属山区。
五里冈(Wuligang)村2户,10人。
村处山冈上,距马家山有五里路,故名。
卡坤(Qiakun)村,2户,14人。
村在长形的山坳里,俗又称山坳为"山坤",故名卡坤。
马小崀(Maxiaolang)村3户,11人。
村在小山崀里,山崀形似马,故名马小崀。
利条(Litiao)行政村253户,1258人。村民委员会驻利条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属太和乡;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利条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利条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398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利条(Litiao)村126户,593人。利条村委会驻地。
明·隆庆壬申(1572年)《乐清县志》名"儒调岙",属山门乡。传说该村古时有一张姓儒生,学识渊博,为人侠义;常为村人调纷排难,人皆尊称其为张国老。村人为纪念他,名村为儒调岙。后为书写方便,并取吉利之意,改"儒"为"利",以同音字改"调"为"条",故名利条。位于县城北偏东45.2公里。属山区。
蒋孟坑(Jiangmenkeng)村60户,321人。
传说古时有蒋、孟两姓人居于此,故名。
东坑(Dongkeng)村36户,179人。
村东有溪流,俗称溪为坑,因名东坑。
蒋家村(Jiangjiacun)村31户,165人。
以姓名村。
青坑(Qingkeng)行政村44户,196人。村民委员会驻太湖往村。
1949年解放后,并入马家山村,属太和乡;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青坑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青坑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68亩,以种植番薯为主。
太湖往(Taihuwang)村21户,88人。青坑村委会驻地。
此处系通往太湖山必经之路,故名太湖往。位于县城北偏东45.2公里。属山区。
里青坑(Liqingkeng)村9户,43人。
村有溪坑,弯曲而长,溪水清澈,称为青坑。村位于青坑里边,故名里青坑。
外青坑(Waiqingkeng)村9户,40人。
村在青坑外边,故名。
毛竹坪(Maozhuping)村5户,25人。
村处竹林中,前有山坪,故名毛竹坪。
小岭(Xiaoling)行政村85户,374人。村民委员会驻小岭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马家山村,属太和乡;1959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小岭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小岭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11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
小岭(Xiaoling)村85户,374人。小岭村民委员会驻地。
以村有小山岭而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6公里。属山区。
太湖山(Taihushan)行政村58户,279人。村民委员会驻观音竹村。
地处太湖山麓,故名。1949年解放后并入马家山村,属太和乡;1956年改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太湖山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太湖山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9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观音竹(Guanyinzhu)村15户,68人。太湖山村委会驻地。
古时村中盛长观音竹,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6公里。属山区。
下太湖(Xiataihu)村4户,20人。
村在太湖山下方,故名。
黄泥岙(Huangni'ao)村18户,98人。
村坐落黄泥山岙中,故名。
银坑底(Yinkengdi)村16户,69人。
村处银坑里边,故名。
黄家(Huangjia)村5户,24人。
古时黄姓人居此,故名。
寺前(Siqian)行政村260户,1156人。村民委员会驻寺前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寺前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寺前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寺前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34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制竹器、扫帚等。
寺前(Siqian)村139户,636人。寺前村委会驻地。
村后有金峰寺(今已圮),故名寺前村。据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寺前属山门乡二十四都"。位于县城北偏东43.5公里。属山区。
笕头(Jiantou)村46户,213人。
村民用竹笕引水入村,故以笕头名村。
新屋(Xinwu)村31户,137人。
该村为新发展的村庄,故名新屋。
前山(Qianshan)村44户,170人。
村前有山,故以前山名村。
银坑(Yinkeng)行政村171户,737人。村民委员会驻银坑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银坑村,属太和乡;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银坑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银坑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8个自然村。耕地21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银坑(Yinkeng)村23户,113人。银坑村委会驻地。
传说前人曾在村前溪坑上开采银矿,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4.8公里。属山区。
大坑(Dakeng)村32户,144人。
该村溪坑颇大,故名。
六堂(Liutang)村5户,25人。
据传古时此处邻近有六个庵堂,第六个庵堂在本村,故以六堂名村。
隔岸(Ge'an)村25户,110人。
该村与银坑隔岸相望,故名。
上屋(Shangwu)村30户,100人。
村居中盎屋村上首,故名。
中盎屋(Zhong'angwu)村35户,150人。
村在古时,只有三座屋居岙中,山岙口小腹大形如盎,故名。
下七岩(Xiaqiyan)村19户,85人。
村旁有岩,古称七岩。村居岩下,故名。
斗里(Douli)村2户,10人。
村有山,形如斗,村处其间,故名斗里。
大台门(Dataimen)行政村368户,1709人。村民委员会驻东园村。
1949年解放后为大台门村,属太和乡;1956年并入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台门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台门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8个自然村。耕地689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东园(Dongyuan)村66户,291人。大台门村委会驻地。
村在大台门村东首的田园旁边,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4公里。属山区。
塘下坑(Tangxiakeng)村19户,82人。
过去此处有塘,塘下有坑,故名。
馒头岩(Mantouyan)村19户,93人。
坑边有一岩石,形似馒头,故名。
白岩贝(Baiyanbei)村15户,54人。
村位于白岩之上,名村为白岩背。后以同音字讹"背"为"贝",故称白岩贝。
塘坦(Tangtan)村14户,64人。
古时此处有塘,塘前有平坦,村建于平坦之上,故名。
大台门(Dataimen)村91户,458人。曾名下段。
宋末有鲍叔廉抗元兵,合族死难。乡人为之立祠祭祀,今祠圮,祠的大台门尚存,后人为示纪念,因名村为大台门。
上岙(Shang'ao)村141户,655人。
村三面靠山,在山岙上首,故名。
黄西坑(Huangxikeng)村3户,12人。
村在黄坑之西,故名。
小坑岙(Xiaokeng'ao)行政村263户,1102人。村民委员会驻中央柱村。
1949年解放后为小坑岙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小坑岙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小坑岙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10个自然村。耕地370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竹木业。
中央柱(Zhongyangzhu)村17户,97人。小坑岙村委会驻地。
村居一条山垅的中央,故称中央住。
"住"、"柱"同音,遂讹为中央柱。位于县城北偏东44公里,属山区。
岙坤(Aokun)村19户,90人。
村处山岙底,当地俗称"底"为"坤",故名岙坤。
大坟山(Dafenshan)村57户,253人。
村的山边有大坟,故以大坟山名村。
小坑岙口 (Xiaokeng'aokou)村31户,120人。
村在小坑岙之口,故名。
上台门(Shangtaimen)村23户,91人。
村在大台门的西首,故名。
里竹园(Lizhuyuan)村34户,130人
村在竹园里边,故名。
下台门(Xiatainien)村31户,120人。
村在上台门下首,故名。
麦磨墩(Maimodun)村14户,61人。
村有石墩,形似石磨,俗称"石磨" 为"麦磨",故名。
大道地(Dadaodi)村34户,130人。
该村祖先住屋,有大道地(即天井),因以名村。
黄土山(Huangtushan)村3户,10人。
山多黄土,故以黄土山名村。
乌芦岙(Wulu'ao)行政村164户,753人。村委员会驻中央屋村。
1949年解放后为乌芦岙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乌芦岙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乌芦岙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257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木和竹器手工业。
中央屋(Zhongyangwu)村47户,222人。乌芦岙村委会驻地。
村有上、中、下屋之分,以中央屋名村。位于县城北偏东43公里。属山区。
前门山(Qianmenshan)村20户,93人。
村居西垟山脚,门前是山,故名。
外屋(waiwu)村16户,77人。
村居里屋村外首,故名。
里屋(Liwu)村77户348人。
村在外屋村的里首,故名。
灯盏坤(Dengzhankun)村4户,13人。
该处地形如灯盏,村在山底,故名灯盏坤。
下岙(Xia'ao)行政村177户,820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岙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下岙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下岙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岙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303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并种水稻、杂粮,兼营竹木等。
下岙(Xia'ao)村177户,820人。下岙村委会驻地。
村在应龙山南端山岙里,故名下岙。明·永乐戊戌(1418年)《乐清县志》载,下岙属山门乡。位于县城北偏东43.4公里。属山区。
西滩(Xitan)行政村196户,845人。村民委员会驻西滩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西滩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滩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西滩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305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竹木生产。
西滩(Xitan)村70户,300人。西滩村委会驻地。
村在旸谷岙溪西面的溪滩上,故名西滩。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西滩属山门乡二十四都。位于县城北偏东42公里。属山区。
中央旗杆(Zhongyangqigan)村56户,240人。
村中央在清代时,竖有旗杆,故名。
下台门(Xiataimen)村38户,164人。
村原称"下旗杆"村,后改称下台门村。
观音堂(Guanyintang)村8户,34人。
村有观音堂,因以名村。
上旗杆(Shangqigan)村11户,50人。
村在清代时竖有旗杆,村又处中央旗杆村的上首,故名。
大庙下(Damiaoxia)村13户,57人。
村北首有大庙1座,因以大庙下名之。
象周(Xiangzhou)行政村225户,1048人。村民委员会驻岙口村。
1949年解放后为周家山村,属智仁乡;1958年公社化时,因村东有象山,西有周山,各取两山名的首字名为象周大队,属智仁管理区;1961年属智仁公社;1982年属旸谷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象周行政村,属旸谷岙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449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岙口(Aokou)村30户,159人。象周村委会驻地。
村在象山岙口,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1.6公里,属山区。
马田山(Matianshan)村15户,74人。
村边有山,形似马头,故名马头山。后讹为马田山,即以山名村。
岙里(Aoli)村22户,111人。
村处象溪岙里,故名。
周家山(Zhoujiashan)村81户,362人。
古时有周姓人在此建村,故名。
西员(Xiyuan)村38户,162人。
村原称西园,后以"圆"、"员"同音,讹称西员村。
上段(Shangduan)村39户,180人。
村在西员村上首,故名上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