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
湖雾乡,在县城东北38.5公里,即北纬28°23′,东经121°12′处。东北至东南与温岭县境接壤,西南临乐清湾,西连水涨乡、大荆镇,西北接东林乡。乡人民政府驻海头村。
据明·永乐戊戌(1418年)《乐清县志》名为胡墓,现无考。至明·隆庆壬申(1572年)《乐清县志》已作湖雾,是以其西部山上,有里湖、外湖,湖上常见云雾缭绕,故名湖雾。1949年解放后,将东林乡东部村庄与三界溪以西地带划出建立临台乡;1956年将温岭县大球以西与临台乡及临溪乡的大、小横浦合并,成立湖雾乡;1958年改为湖雾管理区,属大荆公社;1961年管理区撤销,自立湖雾公社,并将大、小横浦划归临溪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设,改称湖雾乡,沿属大荆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4762户,17939人。其中集体户19户,107人;综合居民31户,32人。均系汉族。
该乡靠山面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除沿溪流两岸和乐清湾北岸有小块溪流冲积和海积小块平原外,余均为山岭峰峦。山势平缓,土壤多系黄泥砂土及石砂土。主要溪流为大屋溪和三界溪,大屋溪源于里湖和下龙的溪水汇于大江下村,经大屋、隔溪,流至海头与三界溪汇合后注入乐清湾;三界溪源于剑岩和温岭县方山的溪涧与源于莲花峰的诸溪涧汇于莲花峰下后,流经江宅、中街,至海头入海。南部海涂辽阔,养殖条件极好。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17.0℃,最高气温7月,平均2 7℃,最低气温1月,平均6-7℃,年降雨量平均175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250天,适宜发展农、林业和海涂养殖业。
杭温公路穿境而过。1978年筑成湖雾隔溪至外林、至里窍两条盘山公路共11.7公里,1986年又筑成湖雾隔溪至温岭县江厦公路2.84公里,交通大为便利。
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解放后兴建了流水岩、山井、龙屯头、岩门头、里湖等中小型水库9处,1985年兴建了塔山水库,蓄水量35万立方米。并建筑台头、牛头山的东、西水闸3处。抗旱能力从过去的5天提高到40天,基本上达到了旱涝保收。全乡有粮食耕地8085亩,1986年平均亩产452公斤,总产量3656吨。1958年修筑跃进塘1400米,围垦涂田3000亩,年产糖蔗7300担,红糖365吨,糖蜜酒70吨。农民家庭副业主要为种植蘑菇。
林业用地27582亩。其中用材林840亩,薪炭林6673亩,疏林5218亩,特产经济林3018亩,茶叶一项年产达780担,产值约10万余元。
海涂养殖的历史悠久,现有蛏苗养殖面积300亩。定头村养殖的牡蛎,体大质优,人称“定头蛎肉”,向来闻名遐迩。近几年又积极发展淡水鱼和对虾养殖,现有淡水鱼养殖面积500亩,对虾80亩。
乡、村企业有8家,从业人员557人,1986年总产值为302万元。湖雾岭头石板矿所产石板,兴上村所产磨刀石,为该乡特产之一,畅销各地,颇受欢迎。
现有中学1所,8个班级,教师15人,学生424人。小学13所,教师58人,学生2119人。幼儿园1所,教养员2人,幼儿28人。有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等。
名胜有羊角洞风景区,为雁荡山八个风景区之一。羊角洞位于靠近温岭县交界处,古称方岩。洞旁有玉蟾宫,建于清·光绪乙亥(1875年)。洞后方岩顶,高耸入云,山顶方正平坦,广袤约600亩,向有“两州奇观”之称。
海头(Haitou)行政村130户,589人。村民委员会与乡人民政府同驻海头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与大屋村合并称海头村,属临台乡;1956年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海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64年与大屋分队,该队仍称海头大队,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海头行政村,属湖雾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28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海涂养殖。
海头(Haitou)村107户,507人。乡人民政府与海头村委会驻地。
村处三界、大屋两条溪流汇合入海口处,故名海头。位于县城东北38.2公里。东西两面是溪,南是海,属沿海小平原。
塘田里(Tangtianli)村23户,82人。
村处牛头山塘的田垟里,故名。
赤砂(Chisha)行政村122户,525人。村民委员会驻下龙村。
以所辖村得名。1949年解放后属临台乡;1956年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赤砂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赤砂行政村,属湖雾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34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番薯为副,兼种茶叶。
下龙(Xialong)村21户,95人。赤砂村委会驻地。
村下有龙潭,故名下龙村,位于县城东北43公里,与温岭县交界属山区。
赤砂(Chisha)村48户,190人。
以地多赤色砂土得名。
半山(Banshan)村10户,46人。
村处半山腰,故名。
雪坑(Xuekeng)村14户,60人。
冬天雪后,村旁山坑积雪不化,故名。
老厂(Laochang)村29户,134人。
建村时,仅有茅棚厂(茅屋)几座,故名。
里窍(Liqiao)行政村145户,578人。村民委员会驻新庙前村。
因驻地邻近各村一带地方,地形恰如一根向里翘的扁担,故名地片为里翘,又以同音字雅化为里窍。1949年属临台乡;1956年并入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里窍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里窍行政村,属湖雾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342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茶叶。
新庙前(Xinmiaoqian)村25户,84人。里窍村委会驻地。
村处一座新庙的前面,故名。位于县城东北41.8公里。四面环山,属山区。
外窍(Waiqiao)村28户,106人。
村处里窍外首,故名。
林家(Linjia)村24户,113人。
以姓名村。
黄狗盘(Huanggoupan)村23户,94人。
村处山岙,山形似“黄狗盘案”,因以名村。
夹山(Jiashan)村13户,46人。
村与里窍相隔一山,故名隔山。“隔”与“夹”方言音近,讹为夹山。
牛牢头(Niulaotou)村34户,135人。
村旁山场,过去有养牛的牛栏(当地俗称“牛牢”),因以名之。
里湖(Lihu)行政村244户,1043人。村民委员会驻里湖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里湖村,属临台乡;1956年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里湖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里湖行政村,属湖雾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611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里湖(Lihu)村202户,882人。里湖村委会驻地。
村前有湖名里湖。即以湖名村。位于县城东北41公里,属山区。
灯笼(Denglong)村10户,37人。
村边山形似灯笼,故名。
牛粪潭(Niufentan)村15户,60人。
村有溪潭,水牛出没其中,故名牛粪潭,村由此得名。
硐垟坑(Dongyangkeng)村1户,4人。
村处硐垟附近的山坑里,故名。
甲山(Jiashan)村16户,60人。
村处山上,与邻村相隔一垄山,因名隔山,以方言音近,讹为甲山。
外林(Wanlin)行政村176户,784人。村民委员会驻小亚门村。
以所辖村得名。1949年解放后属临台乡;1956年并入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外林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外林行政村,属湖雾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426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茶叶、果木等。
小亚门(Xiaoyamen)村60户,262人。外林村委会驻地。
村处外林冈头山路分丫权的地方,因称“小桠门”,现改“桠”为“亚”,故名。位于县城东北41公里。湖山公路(湖雾至里窍)经村边而过,属山区。
外林坑(Wanlinkeng)村30户,143人。
旁有溪坑,名外林坑,遂以坑名村。
廖坑(Liaokeng)村30户,143人。
村处山垄的坑岙之中,原名垄坑。后以“垄”演变为“廖”,故名廖坑。
望家坟(Wangjiafen)村21户,91人。
村旁硐岭头有蔡姓祖坟,名为“望家坟”,后即用以名村。
黄仁(Huangren)村23户,108人。
其地树木旺盛,因以“旺盛”名村,后因方言谐音,讹为黄仁。
硐岭头(Donglingtou)行政村334户,1482人。村民委员会驻蔡家村。
以境内硐岭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硐岭村,属临台乡;1956年并入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硐岭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硐岭头行政村,属湖雾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720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茶叶。
蔡家(Caijia)村59户,291人。硐岭头村委会驻地。
古时蔡姓人在此聚族而居,故名。位于县城东北41公里,属山区。
硐岭头(Donglingtou)村91户,413人。
村处硐岭的岭头,故名。
球里(Qiuli)村27户,96人。
村在形似圆球的山岙里,故名。
牛洞前(Niudongqian)村7户,29人。
村后有牛洞,因以名村。
高墙下(Gaoqiangxia)村49户,209人。
村后有高墙,故名。
岩山头(Yanshantou)村101户,446人。
以村后山上多岩石得名。
大山头(Dashantou)行政村237户,911人。村民委员会驻湾里村。
村有山,名大山头,即以山名村。1949年解放后为大山头村,属临台乡;1956年并入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山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山头行政村,属湖雾乡。辖7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茶叶。
湾里(Wanli)村70户,257人。大山头村委会驻地。
村处大山头的山湾里,故名。位于县城东北42公里,属山区。
大山脚(Dashanjiao)村11户,40人。
村处大山头的岭脚,故名。
阮家里(Ruanjiali)村46户,176人。
以姓名村。
西坑(Xikeng)村32户,142人。
村处大山西首山坑里,故名。
大岙口(Da’aokou)村17户,83人。
村处大山岙门口,故名。
人仙堂(Renxiantang)村43户,155人。
村里过去有“神仙堂”,以堂名村,“神”、“人”方言同音,演变为人仙堂。
胡家里(Hujiali)村18户,58人。
以姓名村。
岭头(Lingtou)行政村417户,1824人。村民委员会驻刘家里村。
以驻地一带村庄,座落湖雾岭头而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岭头村,属临台乡;1956年并入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岭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岭头行政村,属湖雾乡。辖8个自然村。耕地651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并开采石板矿。
刘家里(Liujiali)村141户,655人。岭头村委会驻地。
以姓名村。位于县城东北42.2公里,属山区。
三界桥(Sanjieqiao)村2户,10人。
村有桥位于原黄岩、温岭、乐清三县交界处,故名三界桥,村因桥得名。
廖家(Liaojia)村60户,257人。
以姓名村。
后面厂(Houmianchang)村88户,375人。
村在初建时,在后面仅有茅屋数家,方言称“茅屋”为“厂”,因名后面厂。今发展成村,仍沿用之。
水窟塘(Shuikutang)村68户,303人。
古时村中有一水窟,后扩充成塘,故以水窟塘名村。
后垄(Hulong)村53户,213人。
村原称下垄,因地处刘家里后面,故名后垄。
塔山堂(Tashantang)村2户,6人。
村有“塔山堂”,以堂名村。
羊角洞(Yangjiaodong)村3户,5人。
羊角洞是雁荡山风景区之一。即以洞名村。
大屋(Dawu)行政村115户,463人。村民委员会驻大屋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与海头村合并,属临台乡;1956年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海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4年与海头分队,该队称大屋大队,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屋行政村,属湖雾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21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林业。
大屋(Dawu)村70户,279人。大屋村委会驻地。
相传村北古有一座高大房屋,村即由此得名。位于县城东北39公里。属半山区。
大江下(Dajiangxia)村45户,184人。
古时湖雾原属海湾,俗称“海江”。村濒海湾下方,故名大江下。
隔溪(Gexi)行政村224户,913人。村民委员会驻隔溪村。
因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属临台乡;1956年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隔溪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隔溪行政村,属湖雾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445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
隔溪(Gexi)村224户,913人,隔溪村委会驻地。
以其与湖雾街相隔一条溪而名。位于县城东北38.5公里。杭温公路经村东而过,属平原地区。
兴上(Xingshang)行政村272户,1146人。村民委员会驻兴上村。
因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兴上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兴上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兴上行政村,属湖雾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66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有磨刀石。
兴上(Xingshang)村272户,1146人。兴上村委会驻地。
其地古有塔形建筑物,俗称为“昇”。村座落“昇”的北面。方言“昇”与“兴”音近,故名兴上。位于县城东北39.7公里,属山区。
新东(Xindong)行政村226户,977人。村民委员会驻江宅村。
1949年解放后为江宅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江宅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新东行政村,属湖雾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4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办有陶器厂。
江宅(Jiangzhai)村226户,977人。新东村委会驻地。
以姓名村。位于县城东北39公里。属半山区。
中街(Zhongjie)行政村271户,1114人。曾名湖雾街。村民委员会驻中街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湖雾街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中街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中街行政村,属湖雾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5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办有车木厂。
中街(Zhongjie)村252户,1009人。曾名湖雾街,中街村委会驻地。
村处一条直街的中段,故名。位于县城东北38.8公里。属半山区。
后山头(Houshantou)村19户,105人。
村处后山的上首,故名。
台头(Taitou)行政村213户,881人。村民委员会驻上台头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台头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台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台头行政村,属湖雾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430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上台头(Shangtaitou)村137户,558人。台头村委会驻地。
村在埭坝(海堤)之上,方言“埭”、“台”同音,故名台头。后分为上下两村。因该村居上,故名上台头。位于县城东北38.2公里,属半山区。
下台头(Xiataitou)村76户,323人。
村原名止口,后因位居台头下方,改称下台头村。
山并(Shanjing)行政村107户,442人。村民委员会驻江家里村。
村以山井堂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山井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山井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山井行政村,属湖雾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24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
江家里(Jiangjiali)村15户,52人。山井村委会驻地。
以姓名村。位于县城东北39.6公里。属山区。
跳头颈(Tiaotoujing)村14户,63人。
村处跳头山冈的山腰,故名跳头颈。
山井堂(Shanjingtang)村12户,42人。
地有寺院,名山井堂,即以堂名村。
胡家里(Hujiali)村23户,94人。
胡姓人在此建村,故名。
大坑(Dakeng)村19户,85人。
村旁有大而深的溪坑,故名。
大坦(Datan)村24户,106人。
山井附近,此地最平坦,故名大坦。
小球(Xiaoqiu)行政村348户,1455人。村民委员会驻文昌阁村。
村后有狮子山,山下有小山丘名小球山,形如狮子抢绣球,因以山名村为小球。1949年解放后为小球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小球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小球行政村,属湖雾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100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番薯为次。
文昌阁(Wenchangge)村17户,78人。小球村委会驻地。
以村有文昌阁得名。位于县城东北39公里。属半山区。
车头(Chetou)村127户,581人。
过去此地有榨油坊,俗称“麻车”,村处油坊前首,故名车头。
坑岸(Keng’an)村98户,383人。
村处溪坑的东岸,故名。
鹿园塘(Luyuantang)村83户,309人。
村前有鹿园塘,即以塘名村。
东山(Dongshan)村8户,36人。
村东有小山,名东山,遂以山名村。
园田(Yuantian)村15户,68人。
村位旗杆山脚的园田里,故名。
定头(Dingtou)行政村427户,1705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定头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定头村,属温岭县;1956年划归本县,属湖雾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定头大队,属湖雾管理区;1961年属湖雾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定头行政村,属湖雾乡。辖3个自然村。耕地82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海涂养殖。办有玻璃厂。
下定头(Xiadingtou)村333户,1361人。定头村委会驻地。
因村居定头山下首,故名。古称“碇头”。位于县城东北36.7公里。背山面海,属沿海地区。
斗门头(Doutnentou)村82户,290人。
村有防潮泄洪陡闸,俗称斗门,故名。
上定头(Shangdingtou)村12户,54人。
村居定头山上首,故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