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岭乡 《乐清地名志》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2-12-12 1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62 7
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乐清北部四镇五乡的相关内容。
     
    甸岭乡位于县城北面。乡人民政府驻甸岭下村,距县城34公里,即北纬28°26′,东经120°59′处。东、南两面与仙溪镇接壤,西界永嘉县境,北邻福溪乡。
     
    该乡以地处甸岭下而得名。民国期间属仙溪乡与保龙乡。1950年解放后建立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甸岭管理区,属仙溪公社;1961年管理区撤销,成立甸岭公社;1983年10月政社分设,仍称甸岭乡,属大荆区。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229户,4702人。其中集体户3户,32人,综合居民3户,3人。全乡除畲族184人散居各村外,均系汉族。
   
    境内崇峦远峰,蜿蜒绵亘,中部自西向东为甸岭溪谷,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溪谷南侧有潘石山、大尖山,北侧有烂田尖、蜡烛尖、仙亭山、鸡岩下诸山峰。甸岭溪源于潘石山左右二水,在双坑汇合曲折向东北,在甸岭下村西汇进诸细流折向东流,经叶家湾、庄基岭、中潭诸村,过下潭出境入仙溪。山多地少,土质瘠薄,均系黄泥土与石砂土。境内山水奇秀,风光殊美,属雁荡山仙桥风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约16℃,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日照较短,水温偏低,适宜林、茶、苗木和山区农作物生产。     
    该乡因地处偏僻,往来皆羊肠小道,交通不便。1980年10月筑成甸岭下至仙溪镇公路,连接至大荆公路。1984年10月,又接通永嘉县岭头乡公路,为永乐县际第一条山区公路,交通大为便利。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全乡有粮食耕地1569亩,以种植番薯为主,水稻次之。1986年粮食平均亩产356公斤,总产量为558吨。山场广袤,竹木繁茂,有林业用地27066亩,其中用材林9570亩,薪炭林4433亩,竹林2778亩,经济林1365亩。林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收入的60%。柑桔、苹果、茶叶及苗木等,近几年也发展较快。农村副业多以木、石工和篾工等手工业居多,农闲时常赴省内外各地代工。
   
    村有中学1所,3个班级,教师5人,学生141人。小学5所,17个班级,教师27人,学生625人。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有影剧院1座,乡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等。     
    风景名胜著名者有仙桥,两山峰之间,一“桥”相连,天然造化,如鬼斧神工。清代施元孚赞道:“雁荡峭险之景,以此为最”。
     
    该乡地处永、乐二县边区,解放前是我党括苍游击纵队重要的活动地区。  

   
    甸岭下(Dianlingxia)行政村336户,1423人。村民委员会与乡人民政府同驻甸岭下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甸岭下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甸岭下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甸岭下行政村,属甸岭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564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甸岭下(Dianlingxia)村291户,1245人。甸岭乡人民政府及甸岭下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甸岭下属山门乡二十三都。因地处甸岭之下得名。位于县城北34公里。属山区。大荆至甸岭公路,该村为终点站。现衔接永乐公路,西达永嘉县境。     
    上半山(Shangbanshan)村10户,49人。     
    村处半山之上,故名。     
    毛平(Maoping)村23户,85人。     
    村边有山坪皆茅柴(俗称毛柴),因名茅坪。后以书写简便,改为毛平。     
    下半山(Xiabanshan)村12户,44人。     
    村处半山之下,故名。     

    大岭头(Dalingtou)行政村67户,272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屋村。     
    境内有大岭,故名。1949年解放后为大岭头村,属永嘉县岭头乡;1956年划归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岭头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岭头行政村,属甸岭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16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下屋(Xiawu)村29户,114人。大岭头村委会驻地。     
    村在上屋村的下首,故名。位于县城北36.3公里。属山区。     
    上屋(Shangwu)村38户,158人。     
    村在下屋村的上首,故名。     

    蔡家岭(Caijialing)行政村,153户,659人。村民委员会驻上垟头村。     
    以姓名岭名村。1949年解放后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蔡家岭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蔡家岭行政村,属甸岭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197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上垟头(Shangyangtou)村19户,83人。蔡家岭村委会驻地。     
    村南是一片田垟,村民聚居在田垟上首,故名。位于县城北34.5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经村前而过。属山区。     
    叶家湾(Yejiawan)村35户,151人。     
    叶姓人在山湾里建村,故名。     
    中潭(Zhongtan)村31户,127人。     
    村建在山边中潭附近,故名。     
    下潭(Xiatan)村42户,193人。     
    村边有中潭、下潭。村距下潭近,因以名村。     
    庄基岭(Zhuangjiling)村26户,105人。     
    村在山岭间,传说系庄姓人继牟姓而居,故名岭为庄继岭。今改“继”为“基”,并以岭名村。  

   
    后林(Houlin)行政村121户,533人。村民委员会驻西湾村。     
    古时,村前有大森林,故以后林名村。1949年解放后为后林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后林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后林行政村,属甸岭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181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西湾(Xiwan)村47户,202人。后林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向西的山湾里,故名。位于县城北33公里。永乐公路经村东而过。属山区。     
    老屋基(Laowuji)村45户,206人。     
    古有老屋基地,后人在基地建村,故名。     
    新开田(Xinkaitian)村24户,104人。     
    村在新开梯田附近,故名。     
    潘氏山(Panshishan)村5户,12人。     
    此山原系潘姓人赠与,故名潘氏山,并以山名村。  

   
    东辽(Dongliao)行政村159户,711人。村民委员会驻前垟村。     
    该村邻近各村一带地方,古时统称东辽,因以名村。1949年解放为东辽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东辽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东辽行政村,属甸岭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281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前垟(Qianyang)村55户,320人。东辽村委会驻地。     
    村的前面是田垟,故名。位于县城北33.8公里。属山区。     
    白面岩(Baimianyan)村42户,195人。     
    村内岩石呈白色,故名。     
    山湾(Shanwan)村29户,48人。     
    村处山湾里,故名。     
    下檐(Xiayan)村17户,79人。     
    村建在山岩伸出如檐的下首,故名。     
    高冈(Gaogang)村10户,47人。     
    村附近有高山冈,故名。     
    大头丘(Datouqiu)村6户,22人。     
    村内有块田,名大头丘,因以名村。     

    双南(Shuangnan)行政村102户,373人。村民委员会驻南垟头村。     
    1983年7月由马鸣瑞大队划出南垟头、双坑二村,另组大队。取两村首字名为双南大队;1983年10月政社分设,改称双南行政村,属甸岭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99亩,种植番薯,水稻为主。     
    南垟头(Nanyangtou)村69户,258人。双南村委会驻地。     
    村处田垟的南首,故名。位县城北32.4公里。属山区。     
    双坑(Shuangkeng)村33户,115人。     
    村中有两条山坑,故名。     

    大岩(Dayan)行政村60户,252人。村民委员会驻大岩村。     
    1983年7月由马鸣瑞大队划出,自立大队;1983年10月政社分设,改称大岩行政村,属甸岭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98亩,以种植番薯、水稻为主,兼营林业。     
    大岩(Dayan)村60户,252人。大岩村委会驻地。     
    村边有大岩,故名。位于县城北32.4公里。属山区。     
    马鸣瑞(Maminrui)行政村70户,304人。村民委员会驻马鸣瑞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马鸣瑞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马鸣瑞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马鸣瑞行政村,属甸岭乡。辖3个自然村。耕地393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马鸣瑞(Maminrui)村39户,162人。马鸣瑞村委会驻地。     
    传说古时有将军骑马行军过此,马呜不前。地人据此说,以为有祥瑞之兆,遂名村为马呜瑞。位于县城北32.4公里。属山区。     
    横田(Hengtian)村17户,79人。     
    村中有大块横向的田,故称横田。     
    后门山(Houmenshan)村14户,63人。     
    村后都是山,故名后门山。     
      

全部回复(7)
一看而过              
2012-12-12 14:53:02
一看而过
2012-12-12 16:20:00
飞过
2012-12-12 18:18:17
有苹果吗?
2012-12-12 18:26:29
甸岭也是乡啊
2012-12-12 22:53:09
jkloi
2012-12-12 23:12:40 来自手机
飘过
2012-12-13 08:3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