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样板 于 2012-11-27 17:04 编辑
1902年清政府诏废科举兴学校,中华大地上有识志士相继兴起办学热潮,理想多出人材,改变国家科技、文化落后现状。大荆曹志旦先生率先改印山书院为印山学堂。民国五年(1916),仇约三先生在大荆关庙创办荆溪小学,其规模和师资水平均可与印山学堂竞比高低。民国六年,印山学堂奉命改为乐清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民国六年,骆基周先生(1889-1986)在大荆三官庙村自家住宅(今中学路9-11号)创办孔模初级小学。
民国十年,何达明先生在大荆灶司庙创办灶司庙小学(1921—1937)。
民国十六年,周廉波先生在大荆自治公所创办大荆女子小学(1927-1928)。
灶司庙小学和大荆女子小学创办不久都合并停办,唯有大荆中心小学(乐清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关庙小学(荆溪小学)、大荆镇第七保国民学校(孔模小学),在民国时期成为大荆镇上三校鼎足而立之势,为大荆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过较大的贡献。
骆基周先生出身于平民家庭,他从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聪明伶俐,悟性极高,嗜好读书,好与旁人谈文论古,志向远大。可惜读过私塾后,因家境贫寒,便以小五金手艺谋生。但他始终没有中断读书。他精力充沛,白天挣钱,晚上在油灯下研文弄墨。民国初年,办学思潮处处兴起,先生再也待不住了,在好友冯虞臣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弃工从教,艰难起步,走上了办学的康庄大道。
孔模初级小学创办之时,骆基周先生自任校长兼教师,学生仅有6名(包括其长子骆向荣)。粗通文墨的骆基周先生,无论师资条件、教学设施、校舍规模与同时期的乐清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荆溪小学都无可论比,与其竞争生源确非易事。但先生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没有气馁,千方百计顽强拼搏,历经多年的努力,孔模初级小学终于办成校风正、学生多、素质好,人民大众信得过的小学校。
孔模初级小学的办学宗旨是:有教无类,为广大民众服务。骆基周先生外貌温文尔雅,态度平易近人,待人亲切诚恳,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勤于家访,动员贫困子弟入学,经常与家长联系,互通学生学业状况。东里村现健在的一耄耋老人回忆:“骆基周先生对我父亲说:一年级学费每年一元,可欠、可减、可免,农忙时可以在家务农。”经骆基周先生多次动员,他父亲才同意他上了学。这个老人后来会记工、记账,都是骆基周先生对贫困子女关心的结果。
孔模初级小学,顾名思义:尊儒敬孔,模仿孔子办学。骆基周先生在他家中堂挂上孔子遗像,左右两间为教室。学生初入学时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孔子遗像前焚香礼拜,祈祷学运有进,功名成就。
骆基周先生办学初期,沿用私塾式教学。根据家长要求,分别教学蒙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神童诗、幼学琼林等课本,但也教学民国时期的国语和浅近的算术知识。他因材施教,很受家长欢迎。
骆基周先生重视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尊重长辈。每天清早学生拜见老师行拱手礼后,老师依次询问学生,在家爱亲敬长礼节,行路小心谨慎,一切言行心术是欺忘怪僻还是忠实笃信,要求学生如实回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成年累月,学生就会礼貌待人,逐渐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
骆基周先生讲授功课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贵为精熟。依据学生资质,能识二百字的,教他识一百字,学生就会不因辛苦而讨厌学习,每天都有自我收获而愿意读书。在诵读时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口读心想,一字一句反复玩味。
骆基周先生具备无休止的进取精神,乐于接受新事物。当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后,他变卖房产,把学校迁入荆东村(现东桥路1弄1号),创制折叠简易书桌在走廊上课,设半日制班轮流读书。他选聘不计报酬、乐于奉献、年青有为的孟章满、项昌彬、蒋达理、骆向荣、李长和等任教,改变旧教材,教学新课程,学校逐步走上正轨的发展道路。在骆基周先生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的示范下,全校老师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优良的校风给后人留下永不忘却的记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孔模初级小学学生达80多人。为适应学校的更大发展,经大荆镇、乐清县教育科审批,原孔模初级小学校址转迁大荆东门娘娘庙,学校更名为大荆镇第七保国民小学。骆基周先生把自家校产无偿转为公有,并动员四位老师每人捐献四桌四凳,促成学校如期开学。
大荆镇第七保国民学校首任校长骆向荣,设四个班,学生一百多人,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学生有增无减,至1953年并入大荆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