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汝舜
现在到雁荡山旅游,没有不看灵岩飞渡表演的。我至少看过五六次。但每次观看,我都闪过一丝担忧。脑中闪现出上世纪五八年夏季的那一幕…… 那是放暑假的一次期末考,学校照例放假,让同学自己复习。于是同学们散落校园各处,寻找清静的地方。我和许多同学坐在现今“苍松楼”的溪滩石上复习。溪里大部分时间无水,但溪石经洪水冲刷,变得圆润、光洁、凉爽,白花花一片,成为许多同学的首选。 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地背诵课文或做习题。大约上午九时许,忽见路上走进一群气宇轩昂的城里人。他们穿着高档的纺绸短袖衫,手里摇着折扇,边轻声说话边大摇大摆地向里走去。气氛轻松,怡然自得。有信息灵通的同学说:“省委放在雁荡开会。”中午十时多,我们仍在原地复习。却见刚才进去的那批人(几十个),个个垂头丧气地出来了,和进去时判若两人。大家都感到有些蹊跷。 下午校园里就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新闻:灵岩“飞渡表演”出事了,绳断人亡!省委在雁荡山开会,接待部门为了给参与会议的领导“遗兴”,更好地宣传雁荡山,展示一下“飞渡”表演的绝技。 早在一九四九年以前,雁荡一家祖传采铁皮石斛的人家,传承一项“飞渡表演”的绝技,在灵岩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间,拉起一条粗大的绳索。表演者从天柱峰顶上,渐渐滑向高空,在绳索上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如空中翻筋斗、放鞭炮等,这成了雁荡山旅游的压轴戏。当然票价不菲,偶尔有表演。 但“土改”以后,农村中较富裕的乡绅阶层遭到灭顶之灾,来雁荡的游客渐渐零落,故有十余年没有作这种表演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里却是绳索入库,但表演的传人还在。听说为省委领导表演,当然来了兴致,但这是十余年来的头一遭。当架好绳索,表演者从天柱峰上滑出没多久,令人魂飞魄散的一幕出现了:绳索瞬间折断,小如黑点的“飞人”翻滚而下。人群惊呼起来,大家都赶到出事下方。终于在灵岩开阔地谷口那片柳杉(俗称“烂胖杉”)林下,陆续找到躯体残肢,惨不忍睹。 据说绳索放仓库多年,有些地方已经霉变,而检查时粗心草率,心存侥幸,导致绳断人亡的惨剧。一场原本“遗兴”的节目,演变成扫兴的悲剧,不仅给表演者家属带来永远的痛,也给观瞻者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直到改革开放后,雁荡山游人如织,名声日隆,才又重新兴起“飞渡表演”。可又有谁记得曾经发生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