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在雁荡山灵岩景区观看飞渡表演。叶金涛 摄 合掌峰。 叶金涛 摄 远眺西门岛。叶金涛 摄 乐清旅游总收入 雁荡山的美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或许一个转身,已处人间仙境;或许一个转身,已踏上小桥流水。每一次的转身,雁荡山都以优雅、华美的姿色与您肌肤相触。游过雁荡山的不少人说:“不游雁荡是虚生!”
十年前,来雁荡山的游客以省内游客为主,雁荡山景区在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如今,走在雁荡山景区里,已经能随处见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游客。
近些年来,我市借助雁荡山、中雁荡山等大自然美景,同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乐清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都实现了高速增长。
手握两张金名片
我市旅游景区主要由北雁荡山和中雁荡山组成。雁荡山,面积450平方公里,500多处景点。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壮观,古木参天,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浙南第一山”。日景耐看,夜景消魂。
近十年来,我市先后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雁荡山景区在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后,又入围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行列;中雁荡山景区也创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山景区黄坦洞村入选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9月19日,江苏65岁的黄海秋带着老伴来雁荡山旅游。这是黄海秋第二次踏上雁荡山,距离上次已有16年。黄海秋故地重游,对雁荡山各景点了然于心,给老伴当起导游,不停地介绍各景点。
“从雁荡山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到入围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我都有关注。”黄海秋开心地说,此前,早想再游雁荡山,如今终于圆梦了。“除了北雁,我还安排到中雁游玩,明天就出发。”
农家乐蓬勃发展
在雁荡旅游是一种幸福,而乐清旅游业给周边村民带来的,也许是另一种幸福。
驱车开往景区的路上,农家乐的影子随处可见。近十年来,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在乐清的大地生根发芽成长。
阳光山庄就是乐清农家乐发展的一个缩影。
夕阳西下,阳光山庄停车场里,数十辆轿车整齐地停靠在一起。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跳跃的小鸡,飞翔的小鸟,都成为城里人眼中的风景。“每天,停车场里的车位都能停满。”一保安介绍。
阳光山庄创办于16年前,以养殖业为主。起初,在中雁荡山归来的游客经过阳光山庄时,常会进来看看,并询问有没有饭菜。久而久之,阳光山庄开始在小院里搭建帆布棚,摆上两张桌,一盘本地鸡,一份炒粉干,外加几道农家蔬菜。
如今,阳光山庄发展到100多道菜品,员工队伍发展到100多人。生意火爆,员工的待遇也水涨船高。余光明的老家在四川,从阳光山庄开业至今,他一直呆在这里。如今,他不仅能说一口本地话,还把家安在了这里。
余光明刚来阳光山庄时,每月工资只有500元,现在月收入5000元,增长了9倍。6年前,余光明将父母亲和弟弟从老家接来,自己又在这里结婚生子。如今,乐清已成为余光明的第二故乡。
农家乐依托本地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将浓郁的乡土特色资源开发为集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农家乐观光体验园。四都、岭底、雁湖、龙西、湖雾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
国外游客慕名而来
走在雁荡山景区,不时能看到一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国际友人,他们来到雁荡旅游,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数据显示,2002年,雁荡山旅游人数124万人,其中海外旅游者4900多人;2003年,旅游人数119.7万人,其中海外旅游者共4200多人。随后这些年,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到2011年,旅游人数达到709.7万人,其中海外旅游者6.13万人,雁荡山旅游渐显“国际化”。
在雁荡山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郑凌云见证了游客群体的变化。郑凌云说:“10年前雁荡山的游客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国内游客还不多,国外游客更少,现在则每隔几天,就能接到来自韩、欧美等国外游客团队。”
雁荡山面向国际旅游市场的口号是“World Yan Dang Stun World”,寓意世界雁荡,惊艳世界。
根据《温州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至2015年,在旅游市场开拓上,将重点开拓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市场等中远程市场,及港台、韩国和欧美等入境市场;2016年至2020年,将全面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把雁荡山建设为成熟的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目前,雁荡山的旅游发展定位是既要“突出雁荡山”,即在雁荡山核心景区创造新的旅游亮点和兴奋点,全面提升品质和竞争力,成为大雁荡山旅游发展的核心,又要“突破雁荡山”,积极整合外围景区、周边镇街,甚至温州市的各种资源;实现“小雁荡山”向“大雁荡山”发展,推进雁荡山从“山地”景区向“山海”景区发展。
“大雁荡”建设提速
2011年,我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4.6亿元,占全市GDP的11.3%,全市旅游景点门票收入8446.7万元。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推动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完善旅游业。“十二五”期间,我市旅游业项目建设将快速推进,项目投资总额将达到120亿元。目前,海上乐园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雁荡山金海湾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前期审批手续,西门岛影视文化园项目进展顺利,雁荡山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已在会审,预计明年将动工。
为了解决雁荡山交通这个老大难问题,我市总投资1.8亿元,将建雁荡山旅游内外线交通工程。其中内环线雁荡山白芙线局部复线工程投资0.5亿元,外环线雁荡山北部旅游环线工程投资1.3亿元。
今年8月23日,雁荡山迎来了又一次契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今后,该管委会将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模式,对行政、人事、财政和投融资等一系列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据悉,这个“新管家”将统一负责与生态、旅游有关的经济发展事务,包括产业和布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管理等。
同时,该管委会的成立也加快了旅游功能区的建设。去年,温州提出“1+4”旅游功能区概念(即雁荡山和永嘉楠溪江、平阳北港、泰顺氡泉-廊桥、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等四个生态型旅游功能区),以雁荡山为龙头,各功能区成立管委会与相关部门,实行统分结合、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乐清市市长、雁荡山风景旅游管委会主任林晓峰介绍,乐清将以这次体制改革、机构升格为契机,坚定实施“大雁荡、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大强度投入、大力度管理,通过多景联动、链条延伸、整体营销、品质管理、文化提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雁荡山”旅游品牌。
“雁荡山是温州的龙头景区,雁荡山的改革,势必会带动温州整个旅游产业。”温州市旅游局局长张纯洁表示,至此温州“1+4”旅游功能区体系已完整建立。功能区的建立将推进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手记
我到雁荡采访的次数已记不清了,但真正游雁荡山却屈指可数。雁荡山的美让人神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赐予了乐清人一座无与伦比的花园。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抒发了对雁荡山的情感。雁荡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还沉淀了上千年的文化。据史料记载,最早敲开雁荡山之门的历史名人是谢灵运,他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此后,沈括、徐霞客、袁牧、王十朋、盛牧夫、张大千等都给雁荡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墨宝。“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名人墨客对雁荡山的赞美,成为雁荡山最好的品牌。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游玩了全国不少的山山水水,一比较,还是家乡的雁荡山美。
近些年来,我市加大了雁荡山的开发,不断投入资金完善硬件,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十年也是雁荡山发展最迅速的十年。但是,省内其他风景区如奉化溪口、普陀山、杭州西湖也都加快了开发的步伐,旅游产业更加完善,附加值更高了。十年前,杭州西湖采取“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直观上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但游客逐年增加,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乐清有雁荡山这个“聚宝盆”,应该让其发挥更大作用,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裕。不敢说乐清旅游也必须沿着杭州西湖的模式前行,但坐拥雁荡山等着收门票的模式已趋于陈旧。雁荡山面临的难题是,有一流风景却留不住人,想在雁荡山游玩两三天实属难得了。如今,政府构建“大雁荡”概念,破解留客难的紧箍咒,为景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物
导游眼中的雁荡十年
9月20日上午10时,一辆小轿车停靠在雁荡山风景旅游总公司门口,司机要求配备一名导游。随即,郑凌云安排地导徐雅丽跟进。当天早上,郑凌云已安排了5位地导,游客有来自本地的,也有来自省外的。
郑凌云是大荆人,目前是雁荡山风景旅游总公司旅游服务部经理,她已在雁荡山从事地导工作16个年头了。16年的导游生涯,郑凌云踏遍了雁荡山的各个角落,对雁荡山的景点如数家珍,而雁荡山的点滴变化,她都记忆犹新。
“10年前的雁荡山,虽名声在外,但客源以省内游客为主,国内游客不多,国外游客更少了。”郑凌云掰着手指头娓娓道来,来雁荡山旅游的国内游客,上海占据65%。如今,这个比例正逐年缩水,因为全国各地来雁荡山的旅游者正在逐渐递增。
几日前,郑凌云接待了一批韩国游客,6天时间里他们游览了雁荡山的每一个景点,所到之处嘴里都喊着“漂亮”。郑凌云笑眯眯地说,此前,她接待了好几批韩国游客,雁荡山的山山水水让韩国人流连忘返,他们回国后口口相传,发动了更多的韩国人来雁荡山旅游。
随着雁荡山名扬国内外,郑凌云的队友也在不断壮大。十年间,导游人数从10名增加到28名。“游客需求不同,使导游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让郑凌云特别自豪的是,国家级领导或省级领导游览雁荡山,一般都会安排雁荡山的地导。
博语
@涛声依旧:雁荡山景区目前处于高建设高投入调整阶段,需要温州、乐清两级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竹报雁鸣:雁荡山实现再次飞跃,要理顺旅游管理体制,规范财务经费收支,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发展混合经营模式。
@冰凌:背靠美丽的雁荡山,乐清发展旅游业有其先天优势,但景区犹如美女,“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景区的人文景观、基础配套设施等还需加快完善。同时,“酒香”还需勤吆喝,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提高雁荡山的知名度,吸引游客。
@稻草人:很多游客来乐清游了雁荡山就走了,而乐清的美景其实不止雁荡山,如何整合景点资源,留住游客,提高乐清旅游的总体竞争力,政府部门还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