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万林《漫话雁荡》:重建古竹洞碑记

[复制链接]
江南雨√ 发表于 2012-9-15 0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14 6
古竹洞原名苦竹洞,因谷中多苦竹而得名。前对五老峰,下临卷云谷,左立雉腾蛇,右翔鸾伏龟,后有珍珠飞泉、鸳鸯戏水诸景,风光秀绝。清同治间,扑头郑庚山开洞造屋三间。光绪末科秀才温邑白山郏志平,于民国八年至洞中潜身修道,并矢志兴建洞宇,多方募化,历时三载,建成大殿及楼房七间。文革之际,殿宇圮毁。丙辰岁秋,岭脚村谷亨桂建楼房数间,以为栖身之所。戊寅春,观音洞长老王心参法师,见洞内楼房简陋,遂萌重建古竹洞宇之思。王法师原为椒江洪家施古庄人也,年十四来洞中,郏先生见其聪颖收以为徒,取名思贤。己丑岁后,拜守净大和尚为师,法名心参。文革初,辗转至黄岩杜桥庆国寺,自耕自食一十六载。甲子岁,为落实宗教政策,被邀返回观音洞。恢复佛事活动,铸铜钟,建元宝桌,重塑三百罗汉,请进口玉佛,大力弘扬佛法,遂使香火日盛。幸得四方檀越乐善好施,收入日丰。法师乐于雁荡公益建设,慷慨解囊。近十载,曾出巨资修筑道路,助建雪洞大殿七间,白云庵观音大殿一座,对促进雁荡山旅游事业之发展功不可没。古竹洞乃法师年幼时入山学法之所,睹其简陋破败之状,心甚不安,于是发愿重建。化时二年,耗资五十五万元,终于建成古竹洞大殿五间,梵宇巍峨,画梁雕栋,气象焕然一新。此举既为酬谢昔日郏师培育之恩,又为名山添胜迹。善哉!善哉!今法师邀余叙其重建之缘由,立碑以垂后,爰书数语以记之。(己卯岁玖月吉旦)
全部回复(6)
路过
2012-9-15 09:33:36
路过
2012-9-15 10:47:19
会不会太深奥了点               
2012-9-15 10:47:46
轻轻地飘过就带走一个荆币
2012-9-15 14:00:00
百度的吧
2012-9-16 15:58:24
loveto 发表于 2012-9-15 10:47
会不会太深奥了点

是深了点,写碑记,只好这样写。我平日是不这么写的。
2012-9-17 20:19: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