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市民应该如何自救呢?地震专家介绍说,如果您当时在室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避震方法,如果地震时在平房或楼房的一、二层,可以迅速跑到房外的安全地方;在楼房的三层以上,可就近躲避,顶层及其下一层的可向楼顶跑动。 情境 1 对于抗震性能强的建筑物,一般情况下不要着急向室外跑,市民可就近躲避到小开间内或者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也可以躲在桌子、床等坚固家具下边,避免悬挂物掉落砸压。特别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应尽量留在这样的相对安全的地方并做好防备姿势。因为在盲目乱跑的过程中更容易被掉落的碎片和粉碎的玻璃砸到,还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情境 2 对于抗震性能差的建筑物,如果地震时在平房或楼房的一、二层,可以迅速跑到房外的安全地方;在楼房的三层以上,可就近躲避,顶层及其下一层的可向楼顶跑动。因为这种建筑物容易整体垮塌,室内躲避危险性大。该方法的基本要领是尽可能地离开建筑物,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就近躲避。躲避在桌子、床等坚固家具旁边的目的是在房屋构件垮塌砸压家具时,尽量利用家具实体支撑的空隙。往楼顶跑的目的是埋压后可尽快得到营救。 情境 3 如果正好在电梯中遇上地震,应迅速按下所有的楼层按钮,电梯一停马上离开电梯,以免被困电梯里或者万一电梯失控,造成伤亡。 情境 4 地震过后,还有可能发生管道泄漏、电灾等其他灾害,面对这些危险,一旦发现泄漏管道应尽快离开泄漏区域,如被困在泄漏区域则应该尽快堵住泄漏管道。燃气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如果是在自己家中,要清楚自己家中的煤气阀门在哪里,因为煤气泄漏往往是致命,甚至可能引起爆炸。尽量在地震后第一时间关闭家中的电源、火源、气源,处理好危险物品。 【提醒】 如果选择就近躲避,市民在室内应采取的正确姿势是蹲下并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额头枕在大腿上,用双臂或坐垫等保护好头部;如果选择外逃,在外逃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踏入水潭,因为很可能这些水潭已经带电;尽量避开蒸汽,防止造成高温伤害。同时应走安全楼梯,不要乘电梯逃生。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的韩新博士提醒市民,如果地震中被埋压,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尽快想法脱险。不能自我脱险时,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被埋压人员不可盲目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可用石块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如果长时间被困,设法在可活动空间内寻找代用食品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