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之十八:国产器材的困境和前景【2005-12-24 17:50发表】
??国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一个个败下阵来并走向沦落。据说凤凰还在给别人代工做镜头,至于海鸥在做什么就不知道了。
??笔者曾经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过一家类似的民族企业,颇有感触。这也是一家光学设备厂商,不过是电子光学――生产电子显微镜,跟海鸥一样,也是上海的企业。80年代初的时候,他们利用完全自主的技术和国产元器件开发成功了当时算得上比较先进的产品,并占据了相当规模的国内市场,后续开发的系列化产品也着实赚了一笔,一度相当红火。好日子总是短暂的,9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用户的逐渐富裕,国外产品的入侵,价格低廉但质量总是比进口货差一些的这些国货,再也难以得到用户的青睐,就象做相机的“两只鸟”一样,慢慢地走向了衰败。几年前,去上海看看这家厂子,基本已是人去楼空。期间,他们也曾通过合资、改制等国企常用的招数,试图东山再起,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话分两头说。国人的消费心理很有意思,别看买一件东西不容易,甚至得好几年节衣缩食,但“要买就买最好的”。越是贵重的东西,越是如此。对个人用户,东西便宜了会“丢人”;对单位用户,反正钱是国家的,不花白不花!这样的后果很简单:国货哪怕只比进口的差那么一点,也会因此而被打入冷宫;甚至因为人们对进口货普遍的迷信,更好的国货有时也会遭遇冷眼。
??再说厂家。国内的众多没落的厂商,除了用户的因素之外,自身的不争气是更重要的原因。日子难过的时候,使劲地怨天尤人;日子哪天突然好过了,不是借机会改良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而往往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拼命地偷工减料,“捞一把再说”!当年国内有近百家的彩电企业,到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今天红红火火的汽车生产厂家,也难保不重蹈彩电企业的复辙。
??就上面所说的那家上海企业来讲,也是怪可怜的。他们的产品源于仿造。在一种产品的技术基本成熟、配套器件能保证供应的时代,基本是可行的,他们也因此取得了成功。但是,这样的模式存在着相当的风险:自己不掌握前沿的技术,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虽然会造相机,但未必会设计”,加上国内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同样的图纸但造不出同样质量的机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产品永远不可能超越他人的水平。在新一次技术革命来临之前,大家都是同一代的技术,差距还不算明显,一旦发生革命,因为短时间内无法仿制出新一代产品,很可能就遭受灭顶之灾。这个厂家就是在产品的技术从模拟电路向数字、乃至电脑化过渡的时候开始没落的,海鸥和凤凰的历史也相似,从全自动相机的诞生,他们就开始走上了漫无尽头的下坡路。
??如果仔细地看一下他们简陋的生产条件,也许你不会相信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居然还能早出如此“高级”的产品!从这一点上看,这些厂家的没落倒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曾经以惊人的方式创造了奇迹,只是这些奇迹没有再三地延续,到今天终于回归“正常”了而已。
??如果说国内的厂家最怕什么,个人认为他们最怕的就是“革命”。辛辛苦苦创下了一摊家业,悠忽之间,一切又重新洗牌。一次创业成功还有些侥幸的成份,连续成功就比较困难了。
??乐凯的情况与海鸥、凤凰略有不同。相机基本是一次性的投资,而胶片则是常年累月都需要的消耗品,从民族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后者显然更重要一些。这就像汽车可以进口,但汽油必须得自己生产的道理一样。在这一点上,国家还是明智的,因此对乐凯给予了相当程度的扶持,这才使得这块招牌得意生存下来。
??今天的乐凯,谈不上是成功,也谈不上已经失败,大约算是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早期,进口货相对非常昂贵的时候,乐凯的彩色胶片实在是不争气,明明是感光正确的底片,颗粒巨大且不说,甚至连颜色都几乎看不出来,真不知道这样的胶卷该算彩色还是黑白;大约90年代中期,等他们的胶卷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完全可以与柯达、富士一决高下的时候,众多的用户早已被进口货洗了脑、被老乐凯伤了心,谁也不再对它有兴趣了。有市场的时候没技术,等有了技术却没了市场。一个好端端的乐凯,就是辉煌不起来。
??乐凯的未来,笔者倒是不怎么悲观。胶片在今天已经江河日下,柯达、富士生产线的关门只是迟早的问题,而那时将给继续留守的乐凯带来新的生机。虽然胶片市场萎缩,柯达、富士难以为继,但对于乐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有利可图的。接触过乐凯的几位管理人员,得知他们的黑白胶片市场最近“很不错”,就是类似的原因。世界上最后的胶片,也许就是乐凯生产的。今天的乐凯也不只是在生产胶片,他们的相纸、磁卡、精细化工等产品,据说都还是不错的。
??至于海鸥、凤凰们,前景就不那么乐观了。在日子最好过的时候,也只是做好了照着葫芦画葫芦的事情,完全没有储备下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和人才。即便是有那么几个老师傅,在全新的数码时代也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的企业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跨专业的人才。原来的相机属于机械行当,现在却成了IT产业,相信无论是海鸥或凤凰都不会有这样的人才储备。
??那么,国货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应该是有希望,而且希望非常大!
??在“中国制造”充斥着世界每个角落的时代,谁也不会否认更进一步的可能。相机跟飞机毕竟不是一回事,真的下了决心肯定能造好。国人其实是很聪明的,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做不好。老外也没那么“可怕”,笔者也曾经在某技术领域取得过超越老外的发明,只是现在已不做技术了。我们没做好,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而是因为心态太浮燥,一些政策、体制性的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不过,现在这些事情在慢慢好起来,所以有理由保持乐观。象神舟飞船、龙芯CPU、华为交换机等,这都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不但能做相机,而且能做得更好。
??相机正在发生数码化的革命,是一个正在重新洗牌、且相对“混乱”的时期,应该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个人预言,新一代的中国相机或许就会在几年之内诞生,并很快成长。制造相机的企业不会是海鸥或凤凰,而是象联想之类的IT企业。Cypress的CMOS已经推出,其它的问题都不再成为制约因素。限于篇幅及时间,不再过于展开,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关于国货,还有一个真诚的愿望:等到新生的那一天,各位能以宽容的心态,给予更多的呵护而不是苛刻的指责。韩国的汽车、电子等产品已经大大地走在了国货的前面,实在让国人汗颜不止。他们在几十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民”,但很快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除了厂家的努力,大约还得归功于国民的支持。尤其是后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人家的孩子再好,毕竟是人家的。我们跟尼康、佳能多么多么的亲,人家跟咱亲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