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雲浦陈氏族人启示

[复制链接]
你找对人了,我就是这一宗的,也就是乐清陈氏中的新坊宗。
2012-10-26 16:59:58 来自手机
陈氏新坊宗:始迁祖陈用善,字机宜,原籍闽长溪赤岸。宋时官至宣义郎,系主战人士之一,岳飞被害后,举家外逃。绍兴十五年(1145)从太平(今温岭市)转迁大荆方谷(今新坊村)。后裔分布水堆舟,后岙,长垟,周家山,石施坑,利条,乌芦岙等地。
2012-10-26 18:02:55 来自手机
江南雨√ 发表于 2012-10-26 14:38
非常荣幸,我好像也姓陈的。

好像姓陈CEO不是姓马吗
2012-10-26 18:23:37
mayongle123 发表于 2012-10-26 18:23
好像姓陈CEO不是姓马吗

楼主也这么认为
2012-10-26 19:23:27
李颖门业 发表于 2012-10-26 11:43
友情帮顶,本宗李氏也有很多宗亲外迁至温岭方向。

我也是李氏的。。
2012-10-26 22:52:51
军佬 发表于 2012-10-26 18:02
陈氏新坊宗:始迁祖陈用善,字机宜,原籍闽长溪赤岸。宋时官至宣义郎,系主战人士之一,岳飞被害后,举家外 ...

始祖像.jpg
2012-10-27 05:01:07
军佬 发表于 2012-10-26 18:02
陈氏新坊宗:始迁祖陈用善,字机宜,原籍闽长溪赤岸。宋时官至宣义郎,系主战人士之一,岳飞被害后,举家外 ...

陈襄.jpg
2012-10-27 05:01:46
本帖最后由 雲浦陈氏 于 2012-10-27 07:53 编辑

新坊宗陈氏宗亲您们好,您们就是我们要找的定居在乐清大荆的陈氏宗亲,您们的迁徒路径是这样的,从温岭市箬横镇桥下村殷家洋迁至温岭市温岭街(温峤镇),后迁至乐清大荆。最近我们在陈氏宗亲网的论坛中发现了您们在找温岭宗亲的信息,于时及时在您们《荆网论坛》上发帖寻找,没想到的是,我们一发帖,就受到大荆各位网友的高度关注和热情的顶帖,借此机会,我僅代表温岭雲浦陈氏族(才)字辈,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雲浦陈氏族找宗亲的朋友说一声,谢谢您们了!到这里为止,我们寻找宗亲的任务也宣告结束,本帖圓满封帖。
2012-10-27 07:38:46
荨找li 发表于 2012-10-26 22:52
我也是李氏的。。

我们这支姓氏是出自田岙李姓。
2012-10-27 07:53:28
      凝结着祖先智慧与汗水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也许你每天都从它身边走 ,却一直忽略它的存在;也许它正在你面前慢慢消失,你却听不到它发出的无声呼喊。
   殷家洋自然村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桥下村境内,距温岭市区仅8公里,他是一个千年古村,至今约1100多年。在唐末五代时期,有一位钟情山水名叫陈参的人,是这位圣人首先发现此处环山带水,土地肥沃,很适合后代居住的殷家洋这块风水宝地。陈参公的老家原在河南省固始县,是河南颍川太丘长陈实之后裔。唐朝末年,统治阶级与广大农民的矛盾日益尖锐,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黄巢、王仙芝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中和元年(881年),王绪也乘机在河南光州举事。这时,王潮、王审知、王审郅三兄弟同时参加了这支农民起义军。后黄巢起义失败,王绪军在光州、寿州无法立足,便率领5000人马一路南下,进入福建。唐中和五年(885年)。王绪此人生性多疑、暴虐无度,在行军途中被兵士突然囚禁,王审知的哥哥王潮被公推为军中首领。恰在这个时候,陈参公的先祖投到王审知的麾下。893年,王潮率军攻陷福州城,然后自称“留后”。896年,唐朝无奈封王潮为节度使。第二年十二月,王潮病逝;审知袭继。898年,王审知顶替哥哥当上了节度使。审知被后梁朱温封为闽王,建立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闽人尊审知为闽国太祖。后来其子王延钧称帝,五代晋天福八年(943),王延政建州建国,国号“殷”,改元天德。南唐保大四年(946),陷建州,殷亡。
          至于殷家洋雲浦陈氏祖先陈参公为什么会弃官从福建闽侯县迁徙到温岭市桥下村殷家洋的呢?这恐要从唐末五代时期的政治格局说起。据《雲浦陈氏大宗谱》林公素履之谱序记载:“圣天子嗣登宝位之初,余适教学高浦旧族。陈氏西墅翁,一日出示家谱,俾余改正之。余不能文,因勉而观谱之本末,知其族出于建南侯官,与古灵先生同裔。诚有自矣。唐末五季,纷纷扰攘闽王审知之暴,浮海而北归越王钱鏐之仁者比比然也。七一宣义卜地于斯,筑室居焉。至今传世二十余,子孙不但千百原出于一人之身,孝敬之心油然而生。是以情见乎亲,亲见乎服,服始于衰,而至缌延,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喜不庆忧不吊,而相视如途人者有之矣。此先代所以存谱之意。聚德翁之眷眷于谱者岂徒然哉。盖真有以话本流之源,重一本之念,五服虽尽,尊卑之分存焉耳。而又有至于喜不庆忧不吊如越人之视秦人肥瘠者,蔑如也。谱之所作,岂不大有关于风化乎。是谱历世既久,记载名讳亲疏,编次少长贤否,隐显不能无差,使不加意校正,抑将何以称名,抑将何以奖劝,何以使不肖者企而及之耶。故必付族之长且贤者,领袖之于春秋祀事之时,族之长幼咸在,务必讲说冠婚丧祭礼义廉耻等事,令其知之深而习之熟,各有所感发而兴起焉。此西墅翁得以胜任,而克继聚德翁之高志矣。由是族之森森名重复者,于后进易之,编次失者,于昭穆辨之。其中有贤达者,仍加以赞辞,间有掘强柔弱者,加以裁抑而辅翼之,庶几其各有成也已。岂浅浅哉。予观佥宪林公序,辨氏族别亲疏序昭穆斯定尊卑,情文固已斐然,奚俟于余之复文也,姑仿古苏谱引而为陈氏谱引云”。由此可以知道,当时钱鏐治理的吴越,是五代十国中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陈参公因此避乱携老带少渡海从福建闽侯弃官迁徙到温岭市桥下村殷家洋卜居避世,成为雲浦陈氏家族的始祖。从此殷家洋就形成了一个全是陈姓,民风淳朴,乡韵古拙,桃花源式的自然村。
         殷家洋陈参公的后代,靠海吃海,世代皆以讨海、农业为生,过着与世无争,与世隔绝的生活,殷家洋雲浦陈氏家族的住宅,用鹅卵石砌成墙脚,白墙青瓦,流泉绕户,竹林当轩,寸草根木,处处显现“梦中世外桃源,人间香格里拉”的净土乐园,是一个充满祥和、宁静、淳朴、温馨的生息之地。殷家洋太婆娘娘仙游记的神话故事,这又给殷家洋雲浦陈氏家族增添了传奇的神韵。
2012-10-27 08:09:35
温岭雲浦陈氏之殷家洋太婆娘娘宫  
       温岭市箬横镇桥下村的殷家洋太婆娘娘宫,是温岭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史料记载,陈姓始祖应参公(即七一宣义公)原世居福建省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因为避战乱,迁来太平高浦定居,陈公在大陈洋捕鱼时认识了祝氏岛上的渔家姑娘,后结为伴侣,一家人在高浦拓基创业、繁衍子孙。祝氏太婆才智出众,办事能干,侍人仁厚,乐善好施,大有女中豪杰气慨。他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优秀品质,子嗣和邻里有口皆碑。后人报请朝廷,获准在殷家洋建造太婆娘娘宫,以志纪念。每逢二月廿九日太婆寿旦之日,附近陈姓后裔,纷纷率眷前来瞻仰太婆遗像,致敬膜拜,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殷家洋太婆娘娘宫原有主建筑七间正房大殿,连同左右厢房及前透平房十八间,合成完整的一个四合院。整体结构仿照唐宋格局模式。布局合理,肃穆庄严。大殿屋檐四寸见方的陶土重檐,下端刻有花草虫鱼兽等图案,既可防止雨水渗入木椽,又增加了殿宇整体的美观。台门朝西,门前有清朝光绪丁亥年间建造的表彰陈修先、廷福父子孝行坊一座。据考证,宫内的古戏台台柱垫石―――石磉子上的荷花瓣图案,系明代工艺;地下挖出的27公分见方,6公分厚的青砖,系宋代建筑材料。据此推断,殷家洋太婆娘娘宫当建于宋代,明代曾重修。可谓历史攸久,源远流长。但是社会变迁,在公社化时期,大殿被作为生产队仓库用房,厢房被安排当作五保户住住房,由于年久失修,毁坏严重,破败不堪。父子孝行坊也在六十年代破四旧中拆毁,其中两根坊柱被移作原牌坊东南约三百米处一座小桥的桥墩,原牌坊上刻有圣旨字样的石碑幸得族人保存。
    八十年代拔乱反正,落实政策,在殷家洋以及周围群众的支持下,被占用的房屋逐年清退归宗,经过局部整修,太婆宫得以大体恢复旧貌。   
2012-10-27 08:19:59
殷家洋太婆娘娘宫
应加洋.jpg
2012-10-27 15:34:36
殷家洋太婆宫祝氏娘娘的传说
    
    话说五代石晋时,陈氏始祖应参公为避战乱,自福建渡海来本邑高浦定居,他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据传说,一天,他在大陈洋捕鱼时邂逅结识了端庄美貌的祝氏姑娘,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幽静。婚后男耕女织勤劳节俭,过着美满幸福的神仙般生活。祝氏太婆才智出众,办事能干,乐善好施,急公重义,课子教女为社会发展默默奉献。因此深受家人敬爱邻里称颂。来数年,儿女懂事了,常问娘亲:“别人都有外婆家,我们外婆家在那里?”太婆笑着说:“外婆家在遥远的好地方,待你们长大上学读书时,一定带你们去。”岁月易逝,某年二月廿九日,太婆忽然心血来潮,坐立不安,对全家人说:“今天带你们去外婆家好吗?”大家听后欢欣雀跃齐声应好。是时风和日丽,全家人穿上节日盛装,带着雨伞跟着太婆向南方海边奔去,直到沙角下山头海滩,等待涨潮乘船过渡。突然天空传来一声巨雷,人们正在惊疑时,只见太婆把雨伞向上一抛,让雨伞倒浮海面上,她纵身坐在伞斗中,冉冉向前漂去。全家人睹状后呼天喊地,捶胸蹬足倒地痛哭,不忍太婆离去。此时太婆回身招手传来慈祥的话声:“别哭了!大声大发;别擂(打滚)了!擂一擂,发下代。”自此,太婆仙游而去。太婆临别时,在沙角岩头留下深深的足印,至今犹明晰可辨。嗣后,下一辈人牢记太婆教诲,克勤克俭创大业,百业兴旺人丁发。为缅怀太婆功绩,族人特选殷家洋风水宝地建宫塑像,世代礼拜。这就是今天云浦陈氏殷家洋太婆宫的来由。千余年来,我祝氏祖太婆升天的美丽传说,几乎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升天.jpg
2012-10-27 15:35:29
石施坑那里很多都姓陈的。利条那个村也信陈的蛮多的,你不妨在这俩个对方看看先我几个亲戚都姓   陈
2012-10-27 23:01:31
石施坑那里很多都姓陈的。利条那个村也信陈的蛮多的,你不妨在这俩个地方方看看先  我几个亲戚都姓   陈

打了错别字,幸好我才幼稚园毕业的
2012-10-27 23:02: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