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他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生物系,1993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管敏鑫,1962年出生于温州市乐清大荆镇龙避岙村。他长期从事线粒体遗传学和母系遗传病致病机制研究,是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专家1999年起担任全美儿童医院排名前三的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人类遗传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职。2011年全职回国工作,现任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遗传学研究所所长,“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5月中旬,一场应美国科学院院士Douglas C. Wallace邀请,一位中国遗传学科学家在线上作题为“Genetic modifiers for expression of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受邀的这位中国科学家系浙大教授,乐清人,他多次受邀在国际知名学府及学术会议上做线粒体遗传致病基因与临床转化的专题报告。2011年全职回国工作以来,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诸多荣誉。
他所带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核修饰基因调控LHON相关线粒体基因突变的表型表达新机制,这是线粒体遗传疾病研究的重大突破,为遗传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和视角。
母亲是我一辈子的老师
“我是乐清山村农民的孩子”,刚落座,管敏鑫教授就直言不讳。在传统的农耕家庭里,他笑着说:“过去跟着父亲什么农活都会干。母亲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但是她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受益一生。”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家家都为生存而辛苦奔波。为了生计,他的母亲曾忍痛留下年幼的孩子离家很远去嘉兴当过四年的“阿姨”。“劳动不分贵贱,这种靠自己双手劳动谋生的方式,没有给我们兄弟俩留下低人一等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心疼母亲做得辛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求学的路上常遇艰难坎坷,母亲告诉他:“凡事靠自己,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重要的是你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困难面前要争气,不后退。”
管敏鑫告诉记者,他读的小学是在村里的一个破庙里,没有电灯也没有窗户,采用的是复式教学模式——二年级和三年级同学坐一个“教室”里,老师给一个年级上课时另一个年级做作业;初中也是在村里读的,当时刚建的校舍只有几间教室,操场还是师生们边上课边劳动自力更生整理出来的。
1979年,他终以优秀的成绩被杭州大学生物系录取,从此与生物学科结了缘。
提起选择攻读生物专业的原因时,管敏鑫教授说,他在仙溪中学读书时的生物老师连秀汉对他的影响十分深远。连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又能结合实际,很有吸引力,正是因为连老师,他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1年,当连秀汉老师病危住在上海医院时,管敏鑫每天打越洋电话询问病情。他也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嘘寒问暖。尽管电话费很贵,但他认为做人要感恩,这样做是应该的。
管敏鑫回忆起在家乡求学的经历,充满感情地说:“在家乡的求学条件虽艰苦,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一草一木、少年时春去秋来的山乡锻炼和孩童时玩伴们的嬉戏追逐涵养了我身上的一种雁荡气质;是母亲的谆谆教诲,使自信乐观、坚持不懈的性格融进了我血液里。”这些品质使他从仙溪中学200多的高中毕业同届同学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考上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此后在异国他乡求学路上,克服种种困难拿到博士学位等等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回忆起母亲尽是绵绵地思念,“我母亲待人也很宽厚。”管敏鑫说他的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兄弟俩,他和弟弟也从来没有争吵过。母亲这些待人处世的方式影响了他的为人特点:做事身体力行、带领团队齐心探索,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团队里的学生亲切地叫他“管老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人要有自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采访中,管敏鑫教授好几次提到这几句话。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培养了他自信乐观、永不言弃的大气勇毅的个性。
大学四年,管敏鑫几乎全靠国家提供的助学金完成学业。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浙江省图书馆从事科技咨询,这六年让他有机会博览群书,尤其是很多专业外的书籍文献,范围不仅限于生物学,需要查阅大量各个领域的资料,为众多的读者解疑答惑。如龙入大海,管敏鑫见缝插针地“在书海翱翔”,从不浪费时间。这段经历拓宽了他的视野,锻炼了他的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是提高了他搜集和捕捉信息的能力,使他在后来常能运用专业以外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挑战,主动学习阅读、积极沟通交流,使他思维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突飞猛进。
在图书馆的六年,他宿舍墙上挂着一幅蒲松龄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他如此激励自己,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
在这里他认识了多位赴国外求学的朋友。一次在和一位准备赴澳洲留学的温州瑞安老乡聊天中,他心动了,下决心一边工作一边抽时间学习英语,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经过两年刻苦的努力,1989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申请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研究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全额奖学金。当时家庭经济困难,奖学金拿了,但出国的路费昂贵,最后,全家咬牙以三分的高利息借得一万元钱作为路费,自此开启了他在海外的求学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如愿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聘为博士后研究员。加州理工学院在美国享有盛誉,与耶鲁、哈佛、麻省理工诸校齐名。他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Attardi教授做博士后研究,课题为“母性遗传耳聋病的分子机理研究”。三年博士后研究顺利结束后,他又被该校生物系聘为高级研究员,继续从事此领域的研究。
在加州理工学院做了6年的研究,那是拼脑力和需要极致付出的工作,要与世界最强大脑进行碰撞,在碰撞中打开做事的格局。
“在与众多世界级大师一起研究和交流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熏陶出了今天这样做学问的我。”管敏鑫饶有兴趣地回忆,“你知道别人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自己就能做得更好、更巧妙。”格局就是你看过最广阔的天地,而你能做到像大海般深邃。管敏鑫告诉记者最近欧洲有一篇联合了众多国家的科学家的线粒体遗传医学论文,他们的实验还没有管敏鑫教授一个浙大团队做出来的实验程度高,还没有做动物实验就拿出来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科研需要选题创新,手中实验又做得漂亮。多年的辛勤耕耘,使管敏鑫教授在聋病遗传学的研究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从而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99年8月,他到辛辛那提大学就职,从助理教授做到人类遗传学终身正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线粒体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学术研究取得很大的突破,先后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其他多个基金会的资助及奖励,并于2007-2008年担任美洲华人遗传学会主席。他领导的实验室在母性遗传病,特别是耳聋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被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聘为特约审稿人,国际性基金会聘为特约评审专家。若不是心中一份不能割舍的家国情怀,成熟老练的科研达人管敏鑫可以在美国的实验室里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回国培养一流人才团队
浓浓桑梓情,乡贤赤子心。
2004年,他曾受聘兼职担任过温州医学院生科院的院长,但是国内的科研急需有国际视野并有一定号召力的科学家做领头雁,2011年管敏鑫决定回国全职工作。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他要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把国内的这个研究带动起来,再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人类遗传学人才队伍。有这种向心力的赤子,只有与祖国有同甘共苦经历的人才爱之越深,只有看到差距心痛家乡的海外游子才体悟更切。
管敏鑫的研究领域为线粒体分子遗传学和母性遗传病致病机制,主要方向有耳聋遗传、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原发性高血压、tRNA碱基修饰机制及其在线粒体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等。他在国外时已经从事这些研究,但是同样的研究,如果在国内做,成果和队伍就都是祖国的财富。
管敏鑫教授(右二)与团队成员在实验室交流。
在浙大遗传研究所的实验室墙上,有一个科研成果展览板,展板上一个又一个时间节点讲述了管敏鑫带领团队在国内获得的一个个重量级的科研成果:
破解了“一针致聋” 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谜,研发了覆盖246个耳聋基因的诊断试剂盒和一系列与耳聋相关的基因检测技术,创建并推广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的防治预警体系,为我国耳聋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收集了近2000例LHON家系,阐明了中国人群LHON的临床特征、遗传规律,完善诊断标准,建立了数据库;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在患者来源的遗传缺陷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中实现遗传矫正,并进一步将矫正后的细胞在体移植到耳聋动物模型中,探索了听觉重建的新途径;
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冠心病母系遗传的规律,揭示了某个确定的突变位点是冠心病的一个遗传性危险因子,并创新性地利用血管内皮转线粒体重组细胞,阐明了该突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这些科研成果总是以一篇篇扎实严谨的系列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回国以来,管敏鑫教授以通讯员作者身份发表了近 80余篇科研论文,这些系统性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形成了亨誉国际学术界的线粒体领域的“浙大学派”。
学术无国界
作为线粒体遗传领域的一位知名专家,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推陈出新,管敏鑫几乎每年都会受邀在国际相关专题研讨会上做报告,为中国科学家发声。
2016年,应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Walker和著名遗传学家Massimo Zeviani教授的邀请,他到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该专题论坛由剑桥大学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资助,定期邀请该领域国际知名专家作专题演讲。此次访问,管敏鑫向剑桥大学专家、学者交流介绍了一种典型的线粒体疾病-遗传性视神经萎缩(LHON)的最新进展,并初步达成了共建研究中心的意向,促进了遗传学科双向国际化交流。
2018年应法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Christine Petit的盛邀,在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以“线粒体tRNA修饰缺陷与耳聋机制的关系”为题介绍了其团队的科研工作。Christine和同事们高度评价他和团队在聋病遗传领域的重大贡献:发现药物性聋病的分子机制并做实验临床转化,克隆第一个聋病修饰基因和实现矫正聋病遗传缺陷的先驱探索。
2021年5月,在应美国科学院院士Douglas C. Wallace邀请所作的学术报告中,面对各位国际线粒体领域的权威专家,管敏鑫提出的LHON疾病混合遗传和“三重打击”的新概念,拓展了线粒体遗传学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线粒体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他说,参加这样世界顶尖水平的学术论坛,一方面显示了这些研究在线粒体领域的科研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昭示着在世界顶尖学术圈中中国学者发出了愈发洪亮和自信的声音;另一方面让团队也在交流中耳濡目染加快国际化的速度。
“学术是没有国界的”,管敏鑫说,“我们国家对医学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令人鼓舞,中国医学研究已快步走向国际化,我们很多的研究是世界领先。只有在高手之间交流切磋,学术才会不断发展,不断接近科学本质。”
来源 | 乐清日报 记者丨叶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