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中学校长蒋坚禄:适学教育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复制链接]
乐清市大荆中学 发表于 2017-9-2 21: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18 0
大荆中学校长蒋坚禄:适学教育,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相比到城里教书,我觉得大荆更适合我,能在农村踏踏实实把学校办好,提升农村的教育水平,是一件更让我愉悦的事情。”
24年前,刚刚毕业的蒋坚禄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浙江省乐清市大荆中学。这里地处偏远,随着城镇中小学扩招,大荆地区每年的中考学生也从3300人锐减至不足1100人,导致大荆中学近几年的生源质量几乎处于全县普通高中的最后,直接影响了大荆中学办学质量提升。
2014年,成为一校之长的蒋坚禄下定决心要改革,他希望通过“适学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与之匹配的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变革。
在他成为校长的那一年,恰恰是浙江新高考方案正式开始执行的第一年。突如其来的走班制、学生选课,让很多学校慌了手脚……
新高考改革,为农村学校带来契机。
        对于大荆中学这样一所农村学校来说,新高考带给学生和学校的,是一次不同以往的新契机。
“让一个15岁的孩子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面对浙江的7选3制度,和很多地方的学生一样,大荆中学的学生们也充满迷茫。“学生决定未来方向的时间大大提前,但在对自身特长不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必然会盲目。”
于是,老师就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在选考赋分的考试成绩评定标准下,除学生自身因素外,全省市报考某一科目的整体情况,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之一。
大荆中学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以冲击顶尖大学为目标,在老师与家长反复沟通后,生物、技术类全省总体选课人数相对较少的两门科目成为了学校的热门选择。
       2015年10月,是新高考的第一个选考时间点,在蒋坚禄等学校领导了解过诸多学校的情况后,毅然让学生们参加了这一次考试。为此学校将课时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划分,即在高一学年着重于选考科目学习,后续再有计划的进行学考和语数外的学习。也正因为在这一次考试时抢占了先机,学校三位学生获得满分,高分学生也比比皆是。对于大荆中学来说,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面对35种选课方式,更大的压力给了学校方。课程安排、师资分布,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大荆中学希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由意志,但不可规避的是,完全自由的选择必将使这些矛盾愈发突出。因此报志愿与调剂相结合,蒋坚禄认为这是目前更贴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选课方式。
走班是新高考选课制度下的衍生产物,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大荆中学执行“两门学科固定、一门学科走班”的模式。对于教师来说,走班造成学生的作业和层次不同,无疑会增加课外辅导的难度。但对于从2006年起便开始进行走班教学的大荆中学,这些都已不再是问题。
从走班制到适学教育大荆中学开始尝试走班的时间,比不少省市的重点中学都要更早。
蒋坚禄说,这里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弱,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没有被及时纠正过,造成课堂效率不高。加上学生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味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培养,势必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因此,从英语、数学学科开始的走班制教学也就孕育而生。这是大荆中学最早的课堂教学改革。
       如今看来,当时的决策恰好是对今天新高考改革的铺垫。
蒋坚禄回忆,刚刚开始走班时,很多老师都产生了抵抗情绪。同时教两个水平的教学班,也就意味着要备两份教案,进行不同的课外辅导,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班级管理也产生了更多困难。
但“因材施教”的概念一直都烙印在蒋坚禄心里,他认为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弱的学生吃得了。
为了离学生更近、离教师更近,蒋坚禄常年在教学一线,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新高考来临后,大荆中学从学科走班顺利过渡到全学科全员分层走班教学。
      为了鼓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组织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注重资料积累、合作、分工,用各种方式把工作量减下来。学校提倡的小组学习模式,减轻了教师管理负担的同时,也锻炼着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大荆中学的生源质量一直处于全县普通高中的末端,蒋坚禄说,在教育环境不如意的状况下,学校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继续发展。
于是,在2014年,大荆中学深化了走班制的初衷,提出了全面的“适学教育”理论,正式开始了以新高考为背景的教育改革之路,也是因为这次改革的成功,2016年,蒋坚禄被授予了“中国好校长”称号。
      12345高效大课堂,适学教育现成果
      在适学教育下,大荆中学围绕着德育、教学全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工作。为有深造愿望的学生成立了“日语班”、“美术班”以及各种社团。学校也因此成为了很多院校的实验基地。针对农村学生胆怯、不善表演的特点,学校每周由学生自主安排两次学生风采展示活动,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发展的平台。
而适学教育的核心仍在课堂之上,蒋坚禄提出了“12345高效大课堂”模式。即:以预导练学案为一个载体,以小组学习和导师制为两个保障,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用五个教学步骤培养学生四种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
老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推进速度,与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课堂改革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在大荆中学,老师每天会定制一份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预习学案,在正式讲课的前发到学生手中,意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而老师在上课前也必须进行学案批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看到学生对相应部分的学习有哪些困惑,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学案教学更效。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大荆中学一改传统的作业制度,而是尝试将作业以考试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蒋坚禄称之为“作业考试化”。这样统一测试、统一批改、统一分析的课后练习形式比作业更能真实反应学生一天或一周的收获,规避了学生课后可能相互抄袭的现象,也将课下的时间完全交付给了学生做预习工作,形成了课前到课后的正向循环。
而在课堂上中,蒋坚禄要求老师们注重学生讨论、展示、点评的过程,同时引领学生反思、总结收获。
坚定改革要团结教师力量
        大荆中学为老师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预导练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写明了老师的诸多职责。这一套略显复杂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让教师的工作有了更多压力。由于市面上很难找到与大荆中学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学案和习题,老师需要对已有资料做大量的删改甚至重编,每节课的备课工作都要靠老师搜集资料和整理题目完成。
        蒋坚禄介绍,为了教学改革,很多老师以校为家,为此付出了很多。但改革是一所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想要学校更加有活力的途径。两年的适学教育,老师感受到的是学生学习风气的变化,看到的是在新高考冲击下,取得了有突破性的成绩。“对于老师来说,有时候精神鼓励比物质更加重要,看到效果的时候,老师们都很自豪和光荣”。
       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一环,在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校长要做的就是团结起教师。蒋坚禄从不忘记在各种场合赞扬和鼓励老师,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他说只有凝心聚力,改革才不会半途而废。
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蒋坚禄请来了包括北师大裴娣娜教授在内的众多教育领域学者来校指导。在市人代会上,他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农村办学的想法和建议。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他为自己背上了更多使命,能够把农村教育做得更有意义,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 作者:王乙琨
|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